藏纸:充满生机的古老文明 藏地阳光新闻网-k8凯发版官网

藏纸:充满生机的古老文明

藏纸:充满生机的古老文明

发布时间:2020-07-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益西加措 罗旭   责编:顿珠曲珍

新近实施的西藏萨迦寺“经书墙”经书搬迁工程牵动了世界的目光。有700余年历史的“经书墙”藏有数万部元、明时期以来的各类典籍,萨迦寺也因此得名“第二敦煌”。这些典籍能够历经数世纪风雨沧桑却保存完好,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经书所用纸张大多为西藏传统手工艺生产的藏纸。
在西藏,不仅是雄伟的布达拉宫、辉煌的大昭寺、神秘的藏传佛教、绚丽的康巴服饰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和传承了瑰丽的藏民族文化,那些散落在民间的藏纸制作、唐卡绘画、藏戏表演、藏医藏药、格萨尔说唱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承载着藏民族延续千年的文明。
在西藏采访期间,记者真切感到,西藏在加速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过。

记载古老文明的藏纸

古老的藏纸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等处收藏的各类经典所用纸张大都是藏纸,直到上世纪50年代,藏纸还在西藏广泛使用。因而有人说西藏的历史是记载在藏纸上的。
藏纸是由西藏产的狼毒草、麻等数种草药的纤维,经数十道工序制成。因其不怕虫蛀鼠咬、久藏不坏、耐折叠、耐潮湿等特点,被大量用于宗教典籍、政府官文的书写和印刷。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纸张以及电脑的涌入,藏纸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藏纸制作技术几近失传。
可喜的是,作为西藏古老文明中的一朵奇葩,藏纸从未走出过党和国家关注的视线。今年6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迅速起草了《关于加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厅副厅长辛高锁表示:“我们将力争将藏纸、藏戏、唐卡绘画、藏医藏药、天文历算等在西藏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代表作名录。”

不曾间歇的抢救
在西藏历史上,各种民族民间艺术都没有文字记载,而是以群众或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方式流传下来的,所以“人走艺亡”的情况十分严重,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濒临失传。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保护和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才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开始启动。几十年来,西藏的传统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民族民间文化不断得到抢救整理和出版。据不完全统计,仅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去年,全区就采访民间艺人10000多人次,收集各种照片10000多张,各种音乐、歌曲、曲艺10000多首,制作各种录像资料100多盘、录音带500多盘,整理文字资料1000万字,发表有关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民族文化研究专著30多部。
另据了解,今年10月开始,西藏将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为下一步建立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面开展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雪域奇葩绽新颜
在自治区各级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同时,一些民间人士正在探寻一条将商业开发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强巴尊珠是拉萨市彩泉福利民族手工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0多年前,他先后到阿里、日喀则等地请来民间老艺人,挖掘、整理出藏纸制作的全部工艺。强巴尊珠说:“作为一种纸张,藏纸的功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产品所替代,但作为一种民族工艺品和艺术品,藏纸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十几年来,他研制出了适合市场需求的兽皮纸、彩绸纸、印花纸、草叶纸等数十种藏纸新品种,并根据各种纸品的性能制作出了壁画、雨伞、灯笼、贺卡、日历等上百种藏纸工艺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保护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很多种,国家拨款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觉得保护藏纸必须要把它‘做活’,而产业经营有利于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延续下去。”强巴尊珠这样认为。
作为雪域高原孕育出的神奇而独特文明的一部分,藏纸的新生不是一个特例。近年来,在来自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下,唐卡、藏戏、藏医藏药等众多藏传文化瑰宝,也都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网站地图